报名热线 13923475925

报名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百花五路8-6

当前位置:首页>艺考班资讯>

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舞与风俗音乐
浏览次数:正在读取 / 作者:admin / 更新时间:2019-07-18

 打连厢,又名《打花棍》、《金钱鞭》、《霸王鞭》,是北方流行的民间歌舞。舞者化装扮成旦、丑等角色,手持“霸王鞭”表演。清毛奇龄《西河词话》:“金作清乐,仿辽时大乐之制,有所谓连厢词者,则带唱带演”。清代民间画家所绘《北京民间风俗百图》中有“打莲湘”,文字说明为:“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。其人乃戏班优〔伶〕扮成女子,手拿竹板、彩扇,用竹竿一枝,挖小孔,安铜钱数个,名为霸王鞭,在手中飞舞,或竹板上独立,口唱歌词,名曰‘打连湘’”。

  花鼓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民间歌舞。起源于安徽凤阳。最早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,击鼓演唱,后来较普遍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,男敲小镗锣,女打小花鼓,边歌边舞,有时加用其他乐器伴奏。据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记载,早期花鼓“音节凄婉,令人神醉”。又据赵翼《陔余丛考》载:“江苏诸郡,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,老幼男女,散入村落乞食,……其唱歌则曰‘家住庐州并凤阳,凤阳原是好地方。自从出了朱皇帝,十年倒有九年荒’”。清初人顾见龙曾绘“花鼓”演唱图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徐扬绘《盛世滋生图》,图中有苏州地区一个五彩缤纷的戏台,台上正在演出明代传奇《红梅记》中的一出——《打花鼓》,这是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“时剧”。

  太平鼓。原为满族人民祭祀、祈福的歌舞形式,以后用于民间娱乐活动,并流传至北京及华北各地。表演者手持太平鼓,边敲击,边歌舞。太平鼓的形制,据徐珂《清稗类钞》:“年鼓者,铁为圈、木为柄,柄系铁环,圈冒以皮,击之冬冬,名太平鼓。京师腊月有之,儿童之所乐也”。东北地区的太平鼓唱腔吸收了民歌、二人转、东北大鼓的曲调,表演形式生动活泼。北京郊区也有很多老年妇女会打太平鼓。清代宫廷和民间,在旧历除夕、灯节都表演太平鼓,求其“太平”吉祥之意。清何耳《燕台竹枝词》:“铁环振响鼓逢逢,跳舞成群岁渐终,见说太平都有象,衢歌声与壤歌同”。清乾隆七年(1742)丁观鹏绘《太平春市图》、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《太平世界》和年画《太平鼓》,都反映了当时太平鼓表演的情景。

  我国西南地区的苗、瑶、彝(“罗罗”)、傣(“金齿百夷”)、景颇、壮(“侬人”、“沙人”、“仲家”、“土僚”等)、傈僳、哈尼、拉祜、白、怒、纳西、佤(“古剌”、“哈瓦”)等兄弟民族能歌善舞,有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活动。这些活动与他们的生产劳动、生活习俗密切相关,其风格古朴,保存着浓郁的民族特色。如苗族有“跳月”和芦笙舞。芦笙普遍流行于西南民族地区,其历史久远,古称“芦沙”(见南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、周去非《岭外代荅》)。苗族人民有歌舞活动,常以芦笙伴奏。据明倪辂《南诏野史》载,滇中苗族“每岁孟春跳月,男吹芦笙,女振铃唱和,并肩舞蹈,终日不倦”。清刻本《广舆胜览》等书中有苗族乐舞图。图中文字注明苗族“每岁孟春,择平地为月场,男吹芦笙,女摇铃,盘旋歌舞,谓之跳月”。

  彝族,当时称“罗罗”,也常奏芦笙、笛、口弦(又称“口琴”、“响篾”),歌舞娱乐。清道光年间《云南通志》引《清职贡图》:“嫚且”(当时彝族的支系)“喜歌嗜饮,男吹竹笙,女弹篾琴,谐婉可听”。清道光年间刊印的《普洱府志》:“利米”(当时彝族的另一支系)“每年秋后,宰牲祝神,吹笙跳舞而歌,谓之祭庄稼”。清代云南巍山彝族壁画中有树下踏歌图,反映了彝族人民吹芦笙和笛,在树下欢聚歌舞的情景。

  清人还绘有侗族琵琶歌演唱图。表演者用侗族琵琶伴奏,即兴弹唱各种短小情歌或其他题材的曲调。这是清代以来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。

  云南西北部纳西族地区,旧时流行东巴教。这是一种原始巫教,巫师叫“东巴”。此教信仰山、水、风、火等自然现象,以为神灵。丽江还保存着东巴画卷“神路图”,图中有东巴教祖师丁巴什罗画像。在画像下面绘有东巴乐舞。其中数人演奏喇叭、牛角、海螺等乐器,数人手持长剑、单面小钹、鼗鼓舞蹈。反映了古代纳西族人民的歌舞形象。

  西藏清代布画(彩缎装裱的卷轴画)《桑耶寺》乐舞图。桑耶寺在西藏山南扎朗县境内雅鲁藏布江的北岸。画面是该寺落成开光典礼时,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。还有人演奏着号筒、神鼓、大钹等乐器。明人绘《宪宗行乐图卷》表现了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(1485)京城内元宵佳节时歌舞杂技的表演场面,具有走会的性质。其中一画面上绘钟馗,前面有五人奏乐,所持乐器为轧筝、拍板、琵琶、笙、管。另一画面上有四人踩竹马、持刀枪表演。中间三人持扁鼓、笛、拍板为舞蹈伴奏。

  清代,“走会”的游戏在北方更为普遍,是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,多在传统节日,如春节、灯节或庙会期间活动。主要表演民间舞蹈,兼及杂技、武术,是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体。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过会(走会)者乃京师游手,扮作开路、中幡、扛箱官儿、五虎棍、跨鼓、花钹、高跷、秧歌、什不闲、耍坛子、耍狮子之类,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,随地演唱,观者如堵”。清嘉庆二十年(1815)所绘北京《妙峰山庙会图》中有走会场面—:数人扮成京剧人物。表演武打动作,旁边有伴奏者。清人绘《北京走会图》和天津《天后宫过会图》则更生动地描绘了各种走会节目的表演形象。

  丧事音乐是风俗音乐之一种,历史久远,因时代和地区不同,其形式也多种多样。统治者和富贵人家办丧事,讲究排场,要请和尚、道士做法事道场,有一套丧礼仪式。有的地方要唱夜歌、丧歌、葬歌,还请吹打班子,演奏锣鼓曲牌和《丧调》。民间的“鼓房”、“杠房”专门招揽民间艺人,组织乐队应承这类事宜。清代北京社会上层人物的丧事仪礼甚为繁琐,依其身份的高低有不同的规格。现存清代北京出殡行列图一幅、起杠者三十二人,棺前仪仗是一个多达数十人的队列,中间有两组乐队在行进中演奏。

  婚事仪礼中也多有乐队伴奏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徐扬绘《盛世滋生图》中,有一婚礼场面,一对新人在堂上参拜长辈,阶下有鼓吹者作乐;图中另一画面是苏州中市、下塘一带的河道中,有一结彩的大船,上载花轿一顶。前行的船上有书写“翰林院”、“状元及第”字样的矗灯,似为状元府的迎亲船只。彩船旁随行的小船上有十余人组成的鼓吹乐队为之伴奏。

 本文选自 音乐基础知识课堂

文章来源:深圳方放吉他艺术有限公司_深圳学吉他_吉他培训_吉他教学_古典吉他|方放吉他艺术中心
《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舞与风俗音乐》  http://fangguitar.com/article/287.html
版权所有 © 转载时请您以链接形式注明来源!